资讯
NEWS
平山郁夫藏文物展:全景展现三千年丝路风貌
2018/12/03 14:25
浏览量: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平民情怀——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览11月27日开幕,展览不仅全景式展现了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世纪之间丝绸之路近三千年的历史面貌,而且昭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各文明间在相互交流互鉴过程中最终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路径。

红彩巨目纹陶杯

弥勒菩萨坐像

佛塔形舍利容器
平山郁夫先生(1930-2009)是日本当代大师级画家,以佛教题材绘画在日本画坛独树一帜。1959年,他凭借以玄奘西天取经为灵感的《佛教传来》,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树立了自己独特的画风。1962年,他前往欧洲留学半年,1966年参加了由东京艺术大学组织的中世纪东方遗迹学术调查团,对土耳其卡帕多细亚地区的壁画进行临摹。伴随着对欧洲文化以及中东文化的了解的加深,平山郁夫越发想探究日本文化的源泉,并且萌生了要沿着玄奘的足迹,走访佛教东渐之路的想法。展柜中一册1968年的素描本,记录了平山郁夫为追寻佛教源头踏上丝绸之路的开始。这是那年夏天,他首次访问阿富汗时使用过的。

牛首形红彩陶酒壶

狮子装饰玻璃银杯

牛形陶器

天马形来通银杯
1968年,平山郁夫前往阿富汗、中亚地区。这是他对丝绸之路的首次探访之旅。自此以后,平山郁夫夫妇几乎每年都会前往印度、伊朗、叙利亚及中国旅行。两人踏访丝绸之路的总次数超过了150次,作为旅行记录的素描本也达到了600本之多。而前往中国敦煌是平山郁夫长久以来的梦想。
1979年,他首次来到敦煌。在敦煌期间,平山郁夫素描本不离身,他将所到之处、所见之景全都绘制了下来,从此更是投身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活动中。此前平山郁夫珍藏的丝路文物就曾在敦煌研究院展出。此次,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团队通过新增展品、调整大纲设计等工作,使其成为一个全新的展览,通过古代文物与当代艺术创作结合的方式,按照展品所属地域分为“伟大的海——文明交汇的地中海”“四方之王——两河流域与伊朗地区”“宙斯·佛陀——文明交融的中亚与印度”“东土惊鸿——丝路东端的景象”四个单元,展出了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200件(套)藏品和1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而包括平山郁夫临摹的北魏初期开凿营建敦煌莫高窟第260窟的菩萨立像等在内的多件水彩素描,也出现在展览中。

敦煌莫高窟 平山郁夫
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2月14日。